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 

 

2016年新年伊始,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困境,悲观情绪蔓延全球每一个角落,MSCI全球指数由近期高位下挫20%;美油徘徊在26-27美元/桶的低位。受益于避险情绪升温,黄金迭创一年来高位。面对市场短期波动加剧,聪明的投资者一方面选择避险投资品种如黄金、国债等,对抗经济周期下行压力;另一方面则是采取加大配置长周期投资品种的方式,以熨平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。正因如此, VC、PE基金等长期产品也无疑成为了当下投资理财市场的宠儿。

      然而在投资者选择VC、PE基金的过程当中,个别代销机构或推荐人出于某些利己的目的,采取不规范的销售方式及话术误导投资者,进而损害后者的权益。在此我们希望通过三个真实的案例(欢迎对号入座!),试图揭露市场中一些不规范机构的“忽悠术”,目的则是提醒投资者慎防上当!

偷天换日,“备投”非“被投”

在购买PE基金的过程中,代销机构往往会向投资者介绍本期基金的备投项目。“市场最大xx公司”、“国内知名企业xxx”等等,诸如此类足以让人垂涎的备投项目。然而,此“备投”非彼“被投”,通常在募资期的基金所展示的备投项目或称储备项目,并非是基金最终投资的项目。其既有主观也有客观因素,尤其公认优质的企业股权注定是市场稀缺资源,能否最终参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甚至一些“小”基金募资时自己都不知道能否投进备投项目。所以,当推介人过度宣传某备投项目,投资者心中务必要绷紧一根弦,多询问,多思考基金管理人凭怎样的能力获得优质项目。同时也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度看重某个知名备投项目,而更应关注基金本身的质量。

 

瞒天过海,隐瞒双层收费真相

      通常情况下,知名的PE基金只接受机构投资者,这也意味着个人投资者会被拒之门外。因此销售机构会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并成立一只基金,之后再以机构LP的身份进入知名PE基金。这一方式的好处在于解决了个人投资者参与知名基金的通道,同时也降低了投资PE的资金门槛。但弊端是形成双层管理费。一个真实的案例是,一家全球化另类投资机构在国内发行一只基金,某国内财富管理公司便采取上述方式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,但在其宣传材料上却只揭示了一层管理费用,刻意隐瞒了底层基金的费用说明。购买过该产品的客户在了解实情后大呼上当。

 

一叶障目,一字之差藏陷阱

一次,一位客户提供一份其他三方理财机构的某产品宣传材料,标题是国内某著名基金的名字——“xxx创投基金”,但再仔细查看材料里的具体内容,其中一行不起眼的字写到:“投向xxx创投基金等”。多了一个“等”字,其意却大相径庭。标题宣传的单一投向的基金,悄然变成了FOF形式。这也延伸出几点隐患:其一,原本全款认缴某著名基金变为部分资金认缴,更令人担忧的是比重不详,倘若仅是极少的比重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;其二,FOF中的其他子基金情况不详,GP的管理能力、过往业绩、投资策略、组织架构等一概不知。结果往往与客户最初投资的意愿南辕北辙。举一不恰当的例子,你原本要了一瓶“茅台酒”,店家却给你上了一瓶兑了“老白干”的“茅台酒”,你怎会心甘?

 

至于面对尚待规范的PE销售市场,个人投资者如何应对、规避各类陷阱,请听下回分解……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关威

关威

6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诺亚财富产品专家副总监,原新华财富首席研究员,长期专注宏观、财富管理行 业及资产配置方面的研究。为《中国证券报》、《零售银行》、《北京青年报》、《金融时报》、《环球财经》等媒体撰稿人。目前负责诺亚财富华北区私募股权、海外产品发行工作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6篇